摘要:從中醫上來講,容易煩躁、愛發脾氣與肝有關,屬于肝氣郁結所導致的癥狀。肝是人體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臟腑,中醫認為肝主疏泄,肝的疏泄功能對于人體情緒、性格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,肝的疏泄功能可以調暢氣機,如果肝的疏泄不及,出現了肝氣郁結,就會出現悶悶不樂、悲憂欲哭,胸脅兩乳或者少腹部出現脹痛不適,同時也會出現口干、口苦的癥狀。而如果疏泄太過,就容易出現肝氣上逆的癥狀,會導致患者出現頭目脹痛、面紅目赤、急躁易怒,甚至會出現吐血、咳血、猝然昏厥、不知人事等癥狀。同時肝還具有調暢情志的作用,人體各種情緒都需要依靠肝調暢情志的作用來維持,經常出現煩躁、容易發火等癥狀,從中醫上來講與肝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,主要就是由于肝主疏泄的作用下降,才會出現以上癥狀,如果從中醫角度來進行治療,一般會采取疏肝解郁的方法對患者進行干預。